2022年全球經濟形勢風云變幻,地緣沖突、能源危機等“黑天鵝”事件頻發(fā),全球資本市場也波動加劇。2023年,全球經濟能否復蘇?資本市場又將如何演繹? 近日,興業(yè)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興證國際副行政總裁張憶東做客澎湃新聞《首席連線》節(jié)目,就2023年全球資本市場帶來了最新的分析展望。 2022年影響全球資本市場的幾個變量,在2023年都有望緩解 回顧2022年全球資本市場,張憶東認為可以說是宏觀“灰犀?!睕_撞之下一個比較慘淡的年份。美聯(lián)儲快速加息,疊加2月份開始的俄烏沖突引發(fā)了能源危機,歐洲深受其害,全球商品、供應鏈、產業(yè)鏈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再疊加中國經濟在疫情影響下有較多困難。“中國、歐盟以及美國這三個世界最主要的經濟體遭遇了宏觀層面的困難,對于全球經濟乃至資本市場都形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p> 對于2022年全球資本市場的亮點,張憶東指出,能源相關的一些資產,包括煤炭、原油、油輪、油運,整體表現(xiàn)在大類資產配置中比較強。 2022年全球資本市場面臨的挑戰(zhàn)方面,張憶東指出,美國通脹危機、亞洲匯率危機都源于美國“放水”。前幾年史無前例的無限QE(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是現(xiàn)代貨幣理論(MMT)在美國的實踐,再加上一些結構性的問題,推升了美國的通脹。 “所謂的美國通脹危機,不如說是美聯(lián)儲加息對于資本市場的沖擊?!睆垜洊|表示,美聯(lián)儲在2021年錯判了通脹形勢,該加息的時候沒有加,因此到了2022年不斷追趕,加息的幅度、速度、力度都非常大,以至于引發(fā)了新興市場以及部分發(fā)達國家的匯率動蕩。日元、韓幣以及其他市場的一些貨幣都受到沖擊,背后還是美聯(lián)儲加息、美元走強。 對于這一現(xiàn)象,張憶東認為2023年將大為好轉。從2022年9月、10月、11月的數(shù)據(jù)看,美國的商品通脹已確定見底,包含住房租金的通脹也已是強弩之末,后續(xù)會回落。讓美聯(lián)儲還有一些擔心的是核心通脹,這與勞動力供需關系相關。美國勞動力市場雖略有降溫,但總體來說還保持強勁,所以美聯(lián)儲還不敢輕易放松??紤]到通脹的多個維度中,其他方面已經得到了控制,這種情況下沒有必要過高加息,否則會引發(fā)美國經濟大衰退?!凹酉⒖臻g明顯到了尾聲,影響也會有限,對于其他國家的匯率沖擊將會明顯弱化。甚至我們傾向于認為,明年美元有望震蕩回落,從而人民幣匯率甚至日元可能都有一定的向均值回歸的反彈動能。” 對于歐洲能源危機,張憶東認為會比2022年有所好轉。一是從油的角度看基數(shù)變高:在2022年的基礎上,哪怕2023年油價還是維持高位震蕩,但考慮到歐洲和美國經濟走弱,整體油價可能在以70到80美元為核心的區(qū)域波動,整體能源價格的沖擊會比2022年顯著弱化。二是在傳統(tǒng)能源方面,歐洲積極地從美國、中東運油、氣來填補俄油帶來的沖擊。三是加大對于清潔能源的利用,并對清潔能源廣泛投入?!岸頌鯖_突對油價的影響弱化,再加上兩個相應的對沖機制,使得能源危機明年也會顯著弱化。所以,今年影響全球資本市場的幾個變量,在2023年都有望得到緩解甚至是改善。” 海外投資也可以投中國的優(yōu)秀公司 對于2023年海外投資的機會,張憶東首先分析了機會的推動力。第一,隨著美聯(lián)儲加息進入尾聲,甚至不排除隨著美國下半年某種程度的“軟著陸”,或者進入比較淺層次的衰退,之后美國可能會迎來新的寬松周期,所以美國的無風險收益率有望逐步走低。而10年期國債收益率作為“全球資產定價之錨”,其走低將有助于風險資產的價值重構。 第二,張憶東表示,作為全球最重要引擎的中國經濟,在2023年有望迎來復蘇。隨著中國疫情防控政策的優(yōu)化,以及積極的“穩(wěn)增長、穩(wěn)就業(yè)、穩(wěn)物價”,特別是穩(wěn)增長、穩(wěn)就業(yè)將會激活中國經濟的活力,從而對海外基本面有明顯的推動。 再看長遠一些,張憶東指出,面對所謂的“逆全球化”,中國可以主動引進來,走出去。一方面,積極地對外開放,歡迎海外的客戶、投資者來分享中國這樣大的內需市場,這么強的技術設施,以及完善的供應鏈、產業(yè)鏈。同時,也可以積極地走出去,如上世紀80年代日本從GDP走向GNP,充分發(fā)揮海外勞動力成本比較低、土地等綜合要素成本比較低的優(yōu)勢。 “往長遠角度說,‘逆全球化’其實是危中有機。”張憶東指出,海外有兩個機會,一是歐美在科技驅動下,繼續(xù)從以前偏軟科技走向硬科技,走向先進制造業(yè)、清潔能源,包括軍工、半導體、新能源車等方面,甚至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shù)據(jù)、元宇宙等。歐美特別是美國一些企業(yè),可能會立足長遠來做一些布局。 另外,張憶東指出,海外投資里也可以投中國資產。中國最優(yōu)秀的一批企業(yè)家可以向全球布局,進而實現(xiàn)利潤、收入中海外占比的明顯提升。這幾年,可以清晰地看到,如汽車產業(yè)鏈,特別是新能源車產業(yè)鏈,零部件、整車都在積極地向外走;清潔能源,特別是光伏也在全球布局,成為了全球最有競爭力的產業(yè)。另外過去兩年間,一方面在不斷對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規(guī)范、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另一方面也鼓勵其積極有為,無論是在科技方面找到第二增長曲線,還是“出?!?。“海外投資,我們的視角可以寬一點,不一定說海外投資只是買亞、非、拉等國家的資產,這些資產不一定是最好的。如果要在海外投資,買資產,特別是買股票,最主要的還是美國的優(yōu)秀的公司,以及中國的優(yōu)秀公司?!?/p> 2023年港股最值得期待 展望2023年,張憶東認為全球資本市場值得期待。無論A股、港股還是美股,都會比2022年要好。 從大量資產配置角度,張憶東認為港股可能最好。從2021年2月到2022年10月底,港股的調整幅度高達53%,為歷史第三;調整時間也創(chuàng)造了中國香港熊市的最長記錄。隨著中國經濟復蘇,隨著美國加息周期進入尾聲、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震蕩走弱,港股有望在基本面和資金面形成戴維斯雙擊。“所以,我們認為港股在明年最值得期待?!?/p> 接著,張憶東表示看好A股。從2022年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說,中國資產相對而言表現(xiàn)不佳。但是,2023年隨著中國經濟復蘇,可以對中國資產、中國的股市有信心。 其次,張憶東指出,亞太的新興市場,特別亞洲地區(qū)與中國產業(yè)鏈的相關度非常高,會被中國的經濟復蘇帶動,所以2023年也可以看好。 再次,張憶東認為可以多關注美債,而后是美股。美債方面,隨著美國經濟走向“軟著陸”甚至衰退,無風險收益率向下走,對于美債而言是一個小牛市。美股方面,明年會走出熊市,但不是明顯的大牛市,應該類似于2022年的A股,有結構性行情。 再往后面,張憶東考慮的是一些大宗商品,具體品種可能有分化。隨后,是歐洲的股市。最糟的也是新興市場的股市。作為新興市場,2023年拉美的指數(shù)表現(xiàn)最好,因為都是能源國、資源國?!熬C合來看,我們還是認為港股、A股以及亞太新興市場能夠脫穎而出。而美股可能在2023年,相對而言要整固,為未來的長牛蓄勢,屬于熊牛轉折期?!?/p> 當前A股的主要矛盾是信心,2023年A股可能呈扁“N”型 對于當前A股的主要矛盾,張憶東認為是信心?!靶判谋赛S金更重要。現(xiàn)在A股沒有錢嗎?不是的?,F(xiàn)在資金、利率都很低,其實并不缺錢,缺的是信心。而信心會隨著經濟基本面的改善而恢復?!?/p> 張憶東指出,現(xiàn)階段的信心改善已經比一個月前有所好轉,最大的變化是近期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優(yōu)化,投資者對于2023年的經濟復蘇充滿期待。第二點也是政策的優(yōu)化,穩(wěn)增長政策不斷發(fā)力,包括房地產政策的不斷優(yōu)化,以及其他的產業(yè)政策,甚至培訓教育、互聯(lián)網(wǎng)等的政策,都已經越來越明顯地向著穩(wěn)增長、穩(wěn)就業(yè)方向側重。“有理由相信,2023年,無論是股市還是我們的生活、經濟,都會變得更加美好?!睆垜洊|進一步表示。 展望2023年的A股走勢,張憶東傾向于是一個扁扁的“N”型。具體而言,在2023年年初,隨著強有力的穩(wěn)增長、穩(wěn)就業(yè)政策,在一季度很可能形成年內的重要高點。到了二季度之后,隨著重新開放,隨著疫情的峰值過去,就要看經濟自身的復蘇動能,彼時市場可能進入分化狀態(tài),更多要找一些結構性的機會。到了下半年,則要看會不會有更多的增量資金。如果中國經濟復蘇,疊加歐美經濟不太好,相比而言“風景我們足夠好”,會不會有更多的全球資金向中國再配置?“如果有,那么到了下半年可能又出現(xiàn)和上半年一樣的重要高點,所以我們傾向于說這是一個扁‘N’型?!?/p> “但總體來說,大家也不要一漲就覺得是轟轟烈烈的大牛市。整體我對中國市場的看法叫做大的螺螄殼,還是寬幅震蕩?!睆垜洊|指出,在傳統(tǒng)經濟中占比較高的行業(yè),屬于2000年“五朵金花”時代的核心資產,或者說當年的新經濟。但是現(xiàn)在進入了2020年代,往未來看,高質量發(fā)展更多體現(xiàn)在先進制造業(yè),體現(xiàn)在“新半軍”(新能源、半導體、軍工)、“信軍醫(yī)”(計算機、軍工、醫(yī)藥)等具有科技含量的制造業(yè)、科技服務業(yè)上。 張憶東進一步指出,它們在上證綜指、滬深300等大盤指數(shù)里占比并不高?!按蠹疫€是要淡化指數(shù),而更加關注比如北證50、科創(chuàng)50,甚至是創(chuàng)業(yè)板。我認為,長期來看,這些細分的、相對能夠代表中國高質量發(fā)展的一些指數(shù),應該是在走長牛的趨勢?!?/p> 2023年“新半軍”可能演變?yōu)椤靶跑娽t(yī)半新” 對于先進制造業(yè),張憶東指出,從宏觀的視角來說是一個“朱格拉周期”。中國會把社會資源,通過資本市場,或者有優(yōu)勢,或者被“卡脖子”、要補短板的領域加大配置。所以從中周期維度來說,這些行業(yè)都會保持高景氣狀態(tài)。 回顧“五朵金花”時代,即城市化、工業(yè)化時代,張憶東指出,也不是每個行業(yè)同漲、同跌。因為行業(yè)有自身的景氣周期,往往與2到3年的庫存周期相關?!爸旄窭芷凇蓖?到10年,而40個月的基欽周期,是庫存周期。舉例而言,一旦大家覺得某個行業(yè)好而一哄而上,行業(yè)競爭格局立刻就會變糟,供需關系失衡,對應到資本市場,原來龍頭公司的盈利會被更多的新進入者分食。 還有可能,張憶東指出,是在政策驅動型領域,比較典型的如半導體:一旦政策的力度減弱,其景氣度可能就會受到半導體整體景氣周期的拖累。2022年,甚至可能一直到2023年的某個階段,全球半導體的景氣周期都是下行的。中國要進口替代、自主可控,就需要政策更加猛烈地引導資源來推動,才能夠逆全球周期??梢钥吹剑?022年對于產業(yè)大基金的整頓,使得至少在前11月,中國的半導體板塊更多受到海外的影響?!暗罂?,特別是對于2023年,在穩(wěn)增長、穩(wěn)就業(yè)的大框架下,我們有理由相信整體半導體可能會迎來政策紅利的新高潮。有點像2019年、2020年,彼時半導體的走勢非常好,但是仍然有自身的庫存周期或者說短周期的波動?!?/p> 對于新能源汽車,張憶東則指出,2022的天時、地利、人和,海外的需求、中國老百姓的需求都推動了新能源車的爆發(fā)。但到了2023年,新能源的表現(xiàn)可能不一定有2022年強勁,因為海外的需求面臨著歐洲可能出現(xiàn)的經濟下滑,甚至不排除是衰退。此外還有不確定性,就看隨著reopen,中國老百姓會不會把儲蓄率轉化為消費率。如果能轉化,新能源零部件、新能源車還是可能有超預期的表現(xiàn)。但如果需求不能夠支撐新能源車滲透率像2022年大幅提升,有可能在2023年,“新半軍”的排序就反過來變成“半軍新”。 “最主要的不是關注標簽,而是看到它的內涵,看到基本面里的邏輯,長期是個‘朱格拉周期’,但是投資的時候不能夠閉著眼睛瞎買,還是要細究細分行業(yè)里的公司,其盈利以及估值的匹配度?!睆垜洊|進一步表示,2022年9月底在“新半軍”基礎上細化、增加,提出了“信軍醫(yī)”?!鞍搿北澈蠓从车氖菙?shù)字經濟、信息科技,其團隊提煉了一個新的詞——信創(chuàng),以信創(chuàng)為代表的數(shù)字經濟簡稱“信”;“軍”不變,即軍工;此外加了Biotech、生物醫(yī)藥,即“醫(yī)”。往后看半年,“信軍醫(yī)”可能表現(xiàn)還會相對強一點,“新半軍”里的“半”也可能被政策紅利推升,因此排序也可能變成“信軍醫(yī)半新”。 2023年中國資產有四條投資主線 對于2023年中國資產,張憶東認為有四條投資主線。第一條投資主線是數(shù)字經濟。數(shù)字經濟包括信創(chuàng)、半導體,囊括了科技的軟、硬件,符合中國2035年遠景目標中的“實現(xiàn)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及推動新型工業(yè)化、信息化、城鎮(zhèn)化和農業(yè)現(xiàn)代化。以信創(chuàng)和半導體為代表的數(shù)字經濟是第一條主線,對應的基本上是TMT.第二條主線是高端制造業(yè)、智能制造,主要包括軍工、新能源、清潔能源等。 張憶東認為,第三條主線以“中字頭”為代表,包括糧食安全、能源資源安全以及重要產業(yè)鏈、供應鏈安全,這些基本都涉及國計民生。一些“中字頭”的企業(yè),比如油運、建筑、金融、農業(yè)、能源領域的優(yōu)秀央企、國企,隨著競爭格局的改善、中國經濟的復蘇,賬面價值以及凈資產質量會提升。凈資產質量提升,PB卻很低,就帶來了所說的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此前大家會有擔憂,便宜有可能是因為風險危機,PB雖然低,但凈資產可能是假的。而現(xiàn)在,隨著經濟的復蘇,再加上這些公司業(yè)績趨于穩(wěn)定、競爭格局改善,這些公司可能會褪去周期股波動的瑕疵,開始進入價值股的天地,大家開始多關注其分紅、增持、回購?!耙谶@里邊找到那些優(yōu)秀的,能夠提供現(xiàn)金流、給大家分紅,而且盈利穩(wěn)定的一些優(yōu)勝者。” 此外,張憶東還指出了第四條主線。隨著中國經濟的進一步開放,疊加共同富裕、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趨勢,中國的消費會迎來發(fā)展良機。其中包括兩個層面,一是中低收入群體,特別是以鄉(xiāng)村振興為重點的中低收入群體,隨著收入提升,將利好消費建材、家電家居等房地產后周期,以及綠色生活相關,包括新能源車、新能源等。二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消費,比如互聯(lián)網(wǎng)消費、食品飲料、醫(yī)藥,也可能包括培訓、教育,隨著2023年監(jiān)管政策環(huán)境的優(yōu)化,也會迎來發(fā)展良機,迎來戴維斯雙擊。 先進制造業(yè)和科技里可能會涌現(xiàn)出新時代的核心資產 “用時代的烙印來看,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核心資產?!睂τ贏股的核心資產,張憶東指出,上世紀90年代的核心資產,可能是某個家電、輕工、造紙公司,作為大家耳熟能詳?shù)暮诵馁Y源。 到了2000年“五朵金花”時代,張憶東指出,90年代的核心資產就成為了過去時,慢慢成為了垃圾股。以“五朵金花”為代表的,能夠反映城市化、工業(yè)化時代最強音的,可以順勢而為的最優(yōu)秀公司,包括金融地產、煤炭、鋼鐵、汽車等等,在2000年代表現(xiàn)特別好。 而到了2010年代,張憶東指出,核心資產更多是一些消費股,如白酒股,也包括互聯(lián)網(wǎng)股(又有一定的科技含量)。隨著居民部門加杠桿,居民消費驅動了2010年代的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經濟,以及以白酒為代表的食品飲料、紡織服裝。這些是過去十多年的核心資產,甚至有希望向未來延續(xù)。 “2020年代是一個大國博弈的時代,是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要奮發(fā)有為的時代。”張憶東指出,新的五朵金花,包括“新半軍”和“信軍醫(yī)”,先進制造業(yè)和科技里可能會涌現(xiàn)出新時代的核心資產。 此外,對于一些消費類的,特別是能夠跨越周期的個別消費公司,張憶東認為可以將其當作防御?!皬椥钥赡鼙刃聲r代核心資產弱一點,但是它比較穩(wěn),往往能跨越周期?!?/p> 港股投資挑“中字頭”,美股投資挑α 對于港股、美股投資,張憶東也給出了策略建議。 對于普通投資者投資港股,張憶東給出兩大建議:一是明確投資額度,用額度中的多數(shù)資金去買跨越周期、比較成熟的基金經理的基金。二是可以買一些指數(shù)基金。 展望2023年,張憶東表示對于港股還是比較看好的,基本面方向和A股相似。A股的4條投資主線對應到港股,第一條主線即互聯(lián)網(wǎng)?;ヂ?lián)網(wǎng)在過去兩年足夠慘,后面會迎來比較好的發(fā)展階段。對于較為圍繞互聯(lián)網(wǎng)的指數(shù)基金,可以進行一些投資。 “如果非要自己買港股,我倒是傾向于說,還不如買債券,做長期投資。要知道哪些股票肯定‘死不了’,同時它的下行風險有限。就有點像儲蓄一樣,買了以后拿分紅。”張憶東建議,如果非要買股票,可以買“中字頭”,賺它穩(wěn)穩(wěn)的分紅,用長時間的復利最終實現(xiàn)較平穩(wěn)的收益。 展望2023年的美股市場,張憶東認為,隨著美國通脹見頂、無風險收益率見底,美股在2022年10月,標普500指數(shù)到3400點時,很可能已經到了底部區(qū)域。 “底部不一定是尖的。因為往后面看,美股現(xiàn)在還有一個較大的不確定性是殺盈利。美國的盈利預測,現(xiàn)在我認為還是比較樂觀。”張憶東指出,按照彭博預期,美國2023年的盈利預測還是個位數(shù)的正增長,背后的預期是美國明年經濟會“軟著陸”。但是現(xiàn)在來看,還是有“硬著陸”的風險。如果2023年盈利零增長,或者是負增長,也意味著目前在4000點的標普指數(shù),可能還會面臨殺盈利的沖擊。 從時間角度看,張憶東認為,2023年3月份議息會議前后,可能才最終能夠確認美股的底部區(qū)域??傮w而言,接下來美股可能會在3400點到4000點之間做較長時間的“俯臥撐”,不斷磨底。 “明年有希望把熊市走出來。因為今年是個熊市,但是明年還不會特別強,可能更多的是熊牛轉換期。”張憶東建議,熊牛轉換期可以挑α,可以找個股的機會。雖然可能不是整體的指數(shù)型機會,但可以找再工業(yè)化、人工智能、先進制造業(yè)、云計算中的機會。這些中小市值的美國成長股,會隨著無風險收益率的下行,在2023年能夠有相對比較好的收益。 “更加坦率地說,我認為美股更加不適合普通的A股投資者參與。”張憶東建議,不妨定投一些QDII的產品,即中國國內發(fā)行的、布局美股占比較高的QDII,最好是多元化的。2023年美國的能源股、周期股表現(xiàn)可能會相對比較弱一點,畢竟經濟在下行。如果配置QDII,最好是讓主動管理型的基因經理幫忙挑美股。這樣,在磨底的過程中定期定投,整體的風險和收益比會更舒服一些。 責任編輯:七禾編輯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本網(wǎng)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wǎng)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七禾網(wǎng) m.levitate-skate.com版權所有,相關網(wǎng)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wǎng)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wǎng)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lián)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洪周璐
電話:15179330356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 七禾網(wǎng) | ![]() 沈良宏觀 | ![]() 七禾調研 | ![]() 價值投資君 | ![]() 七禾網(wǎng)APP安卓&鴻蒙 | ![]() 七禾網(wǎng)APP蘋果 | ![]() 七禾網(wǎng)投顧平臺 | ![]() 傅海棠自媒體 |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wǎng)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