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銅工業(yè)在過去十年進入快速上升的時期,不論是產業(yè)規(guī)模、國際地位、話語權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但與此同時中國的銅產能也在迅速擴張,產量隨之大幅增加。隨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銅價大跌,中國銅消費是否見頂,未來需求是否還有亮點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SMM10月24日訊:中國銅工業(yè)在過去十年進入快速上升的時期,不論是產業(yè)規(guī)模、國際地位、話語權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但與此同時中國的銅產能也在迅速擴張,產量隨之大幅增加。隨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銅價大跌,中國銅消費是否見頂,未來需求是否還有亮點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中國銅行業(yè)迅速發(fā)展: 規(guī)模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會銅業(yè)分會秘書長/重金屬部副主任段紹甫表示,截至2015年,中國粗銅產能達到630萬噸,電解銅產能達到960萬噸,銅加工材產能達到1800萬噸,規(guī)模以上銅企業(yè)達到2000家。 產量:隨著近幾年國內冶煉產能和銅精礦供應的增加,銅冶煉產量也在快速增加,雖然去年國內一些大型冶煉產進行減產,但效果并不明顯。段紹甫預計2016年銅冶煉產量將達到840萬噸,銅加工產量將達1500萬噸。 貿易: 國內銅的貿易量在大幅增加,2015年進口銅超過900萬金屬噸,其中,進口銅精礦約1300萬實物噸,約有370萬噸的精煉銅,360萬噸的粗銅,今年這些數字可能會有進一步提高,預計銅精礦進口量約有1500萬噸,電解銅進口量有300多萬噸。 消費: 中國銅消費在世界銅消費中所占比例大幅提升,截至2015年占全球的51%,而2003年占比不到1/4,中國在全球銅消費市場的影響力十分明顯。 投資和裝備技術: 目前國內的冶煉裝備技術基本100%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不論從工藝指標還是從環(huán)保來看都處于較高的水平。 中國銅消費是否見頂? 段紹甫稱,從1949年迄今中國的累計銅消費量超過一億噸,接近美國,美國大約有1.1-1.2億噸,日本不到9000萬噸。此外,人均銅消費水平超過世界人均銅消費水平。從銅消費總量來看中國也處于較高水平,2015年中國銅表觀消費量已超過1100萬噸,實際消費也接近1100萬噸。 2014年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經濟增速放緩,且中國經濟增長結構模式也在發(fā)生改變,由第二產業(yè)工業(yè)增長為主轉向第三產業(yè)服務業(yè)增長。2015年開始,中國的經濟增長由投資的數量帶動經濟增長轉向注重投資的質量、效益的提升,中國經濟增長動力發(fā)生轉變,給整個銅行業(yè)需求的外部環(huán)境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段紹甫表示,2011年開始中國銅消費開始下滑,2015年銅消費增速放緩至3-5%,低于中國GDP增速,接近全球發(fā)達國家GDP增速。 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導致銅工業(yè)內部矛盾日益凸顯,如雙約束(資源和環(huán)境的約束)、雙擠壓(成本和環(huán)保的擠壓)、雙短板(創(chuàng)新能力和效益不足)等。此外,銅銅產業(yè)效益也出現了分化。 銅產業(yè)效益出現分化: 過去幾年國內銅礦山的銷售利潤一度超過20%,但近兩年利潤下滑至6%左右,今年可能會進一步下滑。 但近兩年銅冶煉企業(yè)利潤較為亮眼,出現較大的增長,主因近兩年全球銅礦供應的增加,明年銅冶煉加工費可能還會維持在較高的水平。 銅加工產業(yè)的利潤率趨于穩(wěn)定,在8%左右。 行業(yè)“拯救措施”: 為了解決多數銅企面臨的生存困境,國家通過供給側改革和降低成本等方式來幫助行業(yè)調整結構,渡過難關。 1、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了應對中國經濟換檔帶來的一些列問題,2015年中國政府出臺去產能、去杠桿、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等措施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雖然目前中國銅工業(yè)產能并不過剩,每年還要進口約300萬噸精煉銅,但未來仍將控制銅冶煉產能快速擴張,政府將加強監(jiān)督。從2011年開始冶煉投資明顯下滑,冶煉產能的釋放速度也再明顯放緩,過去的海量增長模式基本結束。 2、降低成本:通過加強創(chuàng)新提高經濟效益、解決企業(y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來降低企業(yè)成本。 擴大銅應用: 雖然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段紹甫表示,未來中國銅應用的擴大仍有一些亮點,例如新能源汽車應用。根據規(guī)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達500萬輛,一輛新能源汽車能帶動銅消費增加約100公斤,且相應的配套設施如充電樁也會帶動的銅消費。 建筑: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建筑用銅水管、衛(wèi)浴用銅量將增加。 電力:十三五期間,中國的電力投資還將增加,尤其是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方面。 未來一帶一路、國際戰(zhàn)略合作將國內先進的技術裝備帶出去的同時,企業(yè)也可以抓住機會,將令銅消費增長部分轉向國際市場。 綜合來看,段紹甫認為未來中國銅消費還將增加,只是速度放緩。 責任編輯:韓奕舒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m.levitate-skate.com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李賀/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 | 沈良宏觀 | 七禾調研 | 價值投資君 |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 七禾網APP蘋果 | 七禾網投顧平臺 | 傅海棠自媒體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