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價值投資君和大家分享一篇36氪對知名投資人李錄的訪談。在此次訪談中,李錄聊了比亞迪、復利以及投資中的人性纏斗。據(jù)內容推測,訪談時間應該是在2020年12月。
1、我們先聊一個奇跡:昨天港交所上市的泡泡瑪特市值漲破千億,過去一年它漲了5倍,你怎么看這種現(xiàn)象?
李錄:我不公開討論具體公司。但一年漲五倍的背后,更多例子是一年從百跌到零。自由市場中的創(chuàng)新過程總伴隨著破壞。若每年都是五倍的增長,那很多基金的IRR(內部收益率)能達到500%,這種奇跡歷史上從未有過。
2、這和一二級市場投資思維方式差異有關嗎?或者說價值投資不適用于VC/PE階段。
李錄:價值投資是一套思維方式,精髓是不受市場周圍的影響獨立決策,同時要在一定安全邊際和能力圈內完成投資——即在不確定性的投資游戲里,獲得相對確定的回報。
所以,區(qū)別并不在于投資的階段,一級還是二級,而在于你是在投資還是投機。聰明投資者投的是價值而不是價格,投機式的投資更像是一種賭博,賭的實際是運氣。
3、但在一級市場的投資,由于更高的成長性和未知性,很多時候確實像是一種賭博。
李錄:這只是確定性的大小有別。比如在二級市場,投資可能有80%或90%的確定性,但在Venture階段只需尋求60%甚至更低的確定性。這也造成:在確定性更低的階段時,投入要更分散、更廣泛一些。
4、有信奉“價投”的投資人認為:過去20年,中國的最好價投是買騰訊,上市頭幾年買至今有百倍回報。如今騰訊市值幾萬億,很難再有如此高的回報倍數(shù)。投資者如何持續(xù)發(fā)現(xiàn)具有高成長性的標的?
李錄:投資不都需要百倍回報。我們看長期的資本回報時,往往忽略了復利的存在。過去200年,扣除通脹后年均回報率大約在7%,復利的總回報是多少?75萬倍。
在現(xiàn)代經(jīng)濟之前,復利現(xiàn)象幾乎不存在。在人類的物質社會中,原來符合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定律,即萬物都不是累計往前走,而是往后退:高的能量一定會向低能量走;熱一定會向冷走;有序一定會向無序走。復利現(xiàn)象是近代文明后才出現(xiàn)的,它的力量強大到人們難以理解。
5、也就是所謂的“慢富”理論。
李錄:我們相信得到的是應得的,我們相信能通過努力慢慢變富——這些都是常識,但不是每個人都擁有的知識。
更多情況是:你說一年內能掙五倍,大家的耳朵都豎起來了。若有特殊辦法、具體路徑可能達成時,更多人會躍躍欲試。當你在市場上開始投資運氣,某刻一定會被打得稀爛。繁榮過后是一地雞毛,泡沫過后是誰在裸泳,金融市場出現(xiàn)幾百年來,從來都如此。
6、大變革的時代,你不渴望抓住“更炫目的”公司嗎?
李錄:投資人首先要想明白一點:絕大部分機會都不是我的。每個人的能力圈不一樣——價投理論就這么幾點,能力圈是其重要的框架。比如對巴菲特來說,雖然他也投過中國企業(yè),但投得很少,這是因為中國企業(yè)和他就有些遙遠,少數(shù)特殊情況下他才會做出投資決定。但我就會多一些。
一家公司一年漲五倍,這是大家關心的話題,但我毫無興趣。
7、你在2008年投資比亞迪,后來還引薦給了巴菲特,為什么會千里挑一選擇它?
李錄:嚴格來說,比亞迪不是我們主流的風格:我把它稱為上市公司中的風險投資,或者說是二級市場中的一級市場投資。當時的比亞迪還處于一個高速成長的狀態(tài),也帶來比較高的風險——雖然它在一個充滿著可能的領域,并且是其中成功率很高的公司,但它也有可能失敗。
8、是說它的“安全邊際”不夠高嗎?
李錄:這是兩個概念。我們投資它的成本,如以今天來計算的話大概只有一兩塊錢,這在價格上有很大安全邊際。所以在過去十幾年里,我們非常有信心持有,基本上買完之后就沒怎么再動過。比亞迪的故事還沒講完,可能得等故事結束后我們再聊這個事情。
9、“不懂就不投”是價投的核心理論,你常居在美國,如何能足夠了解一家中國公司?
李錄:了解一家公司不等于要了解它的全部,了解最重要的事情就可以了。
10、具體一點,在投資比亞迪時“最重要的事”是指什么?
李錄:比亞迪的故事很簡單:公司創(chuàng)建人是一個極其優(yōu)秀的工程師,他創(chuàng)辦這家公司只用了30萬美元的貸款,一直到上市都沒有其他外部投資人。
11、“人”的因素在你的投資中也有比較大的占比。
李錄:很難一概而論。有些公司任何人來run都能做的不錯,頂多是稍好一些,或稍差一些。但有些公司尤其是在初始階段,創(chuàng)始人團隊、高管階層、企業(yè)文化本身就會是一堵很大的墻。最重要的特點還是他們能不斷學習,尤其是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這樣才能走得比較遠。
12、汽車行業(yè)人稱王傳福是“狂人”,你們出生于同一年,你認為你們有什么相似性?
李錄:我沒那么狂(笑)。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相似性,但具體到個人我就不多評價了。投資決定已經(jīng)表達了我的意見。
13、比亞迪是科技公司,而巴菲特很少投科技股。
李錄:伯克希爾只是不投不了解的公司。他們曾經(jīng)花了110億美金投資IBM,但這和IBM是科技公司沒關系。
14、你做投資以來犯過最大的錯誤是哪個?從中學到了什么?
李錄:最重要的錯誤還是“不做”的錯誤。做了的投資中錯誤基本很少,近些年就更少了。
15、什么算是“錯過”,什么算“過錯”?
李錄:“錯誤”是在我的能力圈內、但因不太理性導致。比如我已經(jīng)看得很明白一件事情了,可是當我開始買的時候這個股票突然快速增長——可能短期內漲了20%,我一般來說不去追逐市場,我可能放棄了,甚至把已經(jīng)買的也賣了。但若干年后,它的增長倍數(shù)很多很多。
至于我不了解的東西,這個世界上永遠有更好的公司,比如你提到的一些“一年漲了多少倍”的公司,它們不在我的范圍內。
16、價投理論誕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其中每一條都是人人可輕松理解的道理,為什么到頭來成功的人極少?
李錄:因為人性不變。因為你可以隨時買賣,可以把股票當一張可以交換的紙,像賭場里的籌碼一樣,賭性會被隨時激發(fā)出來。所以我相信,還是秉性適合的人來做投資會比較好。
17、你對人性有些悲觀啊。
李錄:這有什么悲觀或樂觀呢?就是客觀事實,沒有任何的道德立場。
理解人性是一個自知的開始,也是自我提高的開始,日拱一卒的提高我自己,這就是人生很大的樂趣了。
18、你做投資師承芒格先生,他對你最大的影響是什么?
李錄:太多了。查理擴大了我的視野,指出了我思維上的盲點。巴菲特說他一生遇人無數(shù),從來沒有遇到過像查理這樣的人。比如他的“逆向思維”:反過來想時往往我們會有新的洞見。比如人在渴望成功時,逆向思維會先想什么情況下會失敗,企業(yè)在什么情況下會失敗。人有意識地避免失敗,或離成功就不遠了。
19、一些更底層的思維方式,比如你反復提到的理性邏輯、你的史學觀等等是如何形成的?
李錄:我青年時期一直對物理學特別感興趣(李錄曾就讀于南京大學物理系),很早就了解物理學的方法,馬斯克說的“第一性原理”也是如此:知識可以在共同的假設、實驗和數(shù)據(jù)下向前積累。
如今在網(wǎng)絡時代、自媒體時代,真知往往很難建立,因為各種各樣的觀點一下就會俘獲很多人的心靈,絕大部分人無法用理性思維。
20、你會因此刻意回避一些主流聲音嗎?比如很多人強調“投資要投非共識”。
李錄:這個里面是有一些choose(選擇)的。若你欲求遠高于市場的回報,必須有一些更深刻的洞見——往往是市場不太清晰的洞見,甚至是與市場相反的觀點。那么因為市場最初給予了錯誤的定價,一旦你被證明正確,回報率自然會更高。
但并非說你只要違反市場,反著走就是對的。很多時候共識是正確的。
21、今年投資圈中人人都說長期主義,這應該是價投群體的共識嗎?
李錄:我很反對用“主義”去定義很多事。短期是創(chuàng)造不了價值的,這是肯定的,但長期也不見得就能創(chuàng)造價值。很多差公司時間越長,價值毀滅越嚴重。投資是一件實事求是的事。
22、回到你更早年的經(jīng)歷:你曾嘗試過投資初創(chuàng)公司,而今為何選擇深耕成熟型公司?
李錄:我確實投資過十幾家創(chuàng)始公司,我?guī)缀跏沁@些公司的共同創(chuàng)建人,比如全球市場財智(Capital IQ),我是它的第一個投資人(后來賣給了標普S&P)。
當時我還是出于對商業(yè)本身運營的興趣,早期小型公司可能會幫助擴大我的能力。這對我后來理解公司的本質、取得競爭優(yōu)勢的困難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久而久之,我更愛上了那些大型、長期可預測的公司。每個人的能力圈不一樣,能力圈有時是根據(jù)興趣來定的。
23、作為一個基金管理者,你如何擴大或加強自己的能力圈?
李錄:主要是靠我們自己學習。我們雇的人比較少,喜馬拉雅基金成立了23年,分析師一直不多。
24、有些二級市場基金——比如高瓴已有幾百人,景林也有30人左右的團隊。為什么不考慮招更多的人來團隊作戰(zhàn)?
李錄:人一旦多了,每個人的風格都不太一樣,但投資中的研究和決策必須高度一致。
當然若是這樣做VC就很難,這也是我后來不做VC的原因之一。VC還需要解決很多日常性的問題,比如派駐董事等等。
25、你經(jīng)歷過許多瀕臨絕境的人生時刻,還有一些相當非主流的經(jīng)歷,這些過往對你有什么影響?
李錄:每個人都有獨特的人生經(jīng)歷,這沒辦法選擇、也沒辦法評價。只要把自己拿到手的牌打得最好就行。
另外,上山的路不只有一條。都想去爬喜馬拉雅山,其實很多條路都可以走到山頂。
26、將基金也命名為喜馬拉雅,寓意是成為業(yè)績最頂尖的機構?
李錄:我以前就說過:我從沒野心打造最大的基金,也從沒想賺到最多的錢。
我覺得人生有兩件最重要的事:
第一條是:成為一個對他人有幫助的人,作為朋友、父親、丈夫等,對其他人或社會有所幫助;
第二條是:continue your improvement(不斷自我提升),無論是財富還是知識。而喜馬拉雅山就是一個蠻好的比喻,它是這樣一座難登的山——過程是緩慢的,我們要找到持續(xù)堅持下去的方法。
來源:36氪Pro
作者:劉旌/楊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