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股票我買的時候
都是打算不賣的
段永平:
對投資,我想來想去,總覺得只有一樣東西最簡單,就是當你買一個股票時,你一定是認為你在買這家公司,你可能拿在手里10年,20年,有這種想法后就容易判斷很多。(2010-04-27)
如果你不愿意擁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慮擁有它十分鐘。
段永平:
這是所謂價值投資者決定買股票時要過的第一關。(2012-07-28)
段永平:
每個股票我買的時候都是打算不賣的,包括茅臺。(2019-08-21)
網友:
“從未來10年或二十年回到現(xiàn)在選擇企業(yè)”,請問段總一般從哪些角度來做長期判斷?
段永平:
一般從三個方面:商業(yè)模式,企業(yè)文化,以及買入價錢。這里買入價錢其實沒那么重要。(2019-03-14)
段永平:
20年后往回看,你希望手里拿的是什么?(2016-10-26)
比如:1.揮桿原則非常簡單。a.就是學不會,但自己不知道;b.打球時老是會忘掉原則;c.很難保持平常心去堅持原則。
2.會打的可以來補充 。
網友L:
段哥,我聽說你也有好多賠錢的投資,是么?
段永平:
我也聽說了,但不知道是什么。當你把一塊錢變成100塊或更多以后,中間發(fā)生過什么其實都不會是壞事。
網友:
怎么才算搞懂了一家企業(yè)?
段永平:
我個人理解:從投資的角度看就是你能對其未來現(xiàn)金流有個大致概念(至少能賺多少錢的意思)的時候。(2010-05-26)
網友:
怎樣才能判斷自己是否懂一家企業(yè),您有什么標準嗎?
段永平:
簡單講就是企業(yè)生命周期賺的錢你能看懂。(2015-03-10)
想象你打算買一家公司,拿著10年都不上市你依然能睡好覺,那你大概就懂了。或者倒過來也一樣,當你覺得一家公司10年內肯定會有大麻煩的時候,你大概不會想買的吧?
網友:
大道您好!好的生意模式有哪些方面的特征呢?
段永平:
好的商業(yè)模式的很簡單,就是利潤和凈現(xiàn)金流一直都是杠杠的,而且競爭對手哪怕很長的時間里也很難搶。你可以自己想想誰的生意是很難搶的?然后再想想為什么?(2020-10-11)
網友:
段總,單純從生意模式上講,海天味業(yè),片仔癀,農夫山泉這三家哪家的生意模式更強呢?有點想不清楚這個問題。
段永平:
我也不了解這三家公司。一般來說,商業(yè)模式經常要看的東西不外是護城河是否長期堅固(產品的差異化的持續(xù)性,包括企業(yè)文化),長期的毛利率是否合理(產品的可替代性),長期的凈現(xiàn)金流(長期而言其實就是凈利潤)是否滿意…(2020-11-06)
段永平:
我不會只是基于企業(yè)文化買公司,但會把有好的企業(yè)文化作為想買的前提之一。(2015-05-25)
我看公司主要看兩個東西,生意模式和企業(yè)文化。這兩樣東西中任意一樣我不喜歡我就不會再繼續(xù)看下去,所以沒有懂不懂的問題,我不需要懂我沒興趣的公司。如果生意模式我喜歡(當然至少要懂了的意思),企業(yè)文化也很好,那就老老實實等好點的價錢。
買個“票”然后天天睡不好覺,到處問別人怎么看,每天網上到處找各種相關消息的那種就是不懂。搞懂一家好公司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多數(shù)情況下不是簡單看下報表就可以的,但偶爾確實有那種簡單看下報表就撿到寶的情況,比如老巴的某些公司,但那其實也是很多年碰上一個的概率,可遇不可求的。
我個人的經驗基本是用“己所不欲”排除法來鑒別企業(yè)的,比如一家明知故犯地加三聚氰胺的公司我就會認為是一家不好的公司。又比如一家為500大而500大的公司我就會很小心。
段永平:
關注企業(yè)應該只能從關注產品開始的吧?沒想到例外。
網友:
你在這么多上市公司中是怎么去選股選公司的?大該的思維方向是怎樣的?
段永平:
我采用的大概叫“守株待兔法”,沒有太系統(tǒng)的辦法,也不每天去找,碰上一個是一個,反正賺錢也不需要有很多目標(巴菲特講一年一個主意就夠了)。有時候你感興趣的目標會自己跳到眼前的。當然前提是我還是挺關心的,總是會經??纯锤鞣N東西,有時和朋友聊天也會有幫助,每天聊可能就有壞處了。(2010-04-25)
網友:
大道的信息一般從哪里來?。?/span>
段永平:
雪球,不是玩笑哈。我現(xiàn)在基本不看別的媒體。(2019-09-20)
網友:
請問你了解一個企業(yè),是關注它的哪些方面呢?
段永平:
你看看麥肯錫的7S,也許能有很大幫助。(2010-03-25)
網友:
看到你介紹的麥肯錫7s,你是用它來分析企業(yè)的好壞嗎?
段永平:
恩。我可以用7S去分析公司的問題出在哪里了。有的問題可以解決,那就是機會。有的問題不好解決,那就先不碰。(2010-03-26)
麥肯錫7S模型(Mckinsey 7S Model),簡稱7S模型,是麥肯錫顧問公司研究中心設計的企業(yè)組織七要素,指出了企業(yè)在發(fā)展過程中必須全面地考慮各方面的情況,包括:
硬件要素:戰(zhàn)略(strategy)、結構(structure)、制度(system)
軟件要素:風格(style)、員工(staff)、技能(skill)、
共同的價值觀(sharedvision)。